杨树达(1885-1956),男,汉族,字遇夫,号积微,湖南长沙人,语言文字学家。少时攻读《说文解字》《四库提要》,16岁转入官办求实书院续读经史、算学、英文。1905年赴日本留学。回国后受聘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、北京高等师范学校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,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。
杨树达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汉语言文字学家,毕生从事汉语语法和文字学研究与教学。尤长于金石、甲骨和古文字训话、音韵及汉语语法、修辞等,有很好的古文修养和精深的学术造诣。著有《汉书补注补正》、《词诠》、《马氏文通刊误》、《中国修辞学》、《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》、《积微居金文论》等20余种著作;发表了《形声字声中有义略证》、《说中国语文之分化》等上百篇论文。
杨树达先生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湖南方言的第一人,他从1925年开始陆续发表《长沙方言考》《长沙方言续考》,前者收录长沙方言125则,后者收录长沙方言119则,后编入《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》。他援引古籍数十种,根据音同、音近、音转的关系考释长沙方言本字,大多已为后人采纳,影响甚远。